跳过正文

宾大借助校外 NVIDIA 超级计算机Betty开展共享 AI 研究

宾大 NVIDIA 超级计算机 AI 研究
目录

2025 年 8 月 8 日 — 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在借助一台名为 “Betty” 的全新校外超级计算机,扩大其人工智能研究能力。

Betty 由 NVIDIA 开发,部署在距宾大校园约 30 英里的 Collegeville 数据中心。它集成了高性能 GPU 与 CPU,能够运行复杂的 AI 工作负载,处理海量数据集,并随着时间不断优化结果。系统可根据研究人员的需求进行适配,为高级科研项目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。

宾大 NVIDIA 超级计算机

宾大高级科研计算中心(PARCC)人工智能与技术副主任 Kenneth Chaney 表示,Betty 是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、佩雷尔曼医学院以及文理学院等多所学院合作的成果。

“现代 AI 研究的需求已经增长到任何一个学院都无法单独承担的规模。”
Chaney 解释道,多所学院与副校长研究办公室携手打造了这一共享平台,使研究人员能够探索需要 Betty 这种算力的新问题。

佩雷尔曼医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副院长 Marylyn Ritchie 认为,Betty 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,也是推动跨学科合作的催化剂。

“未来,我们将在所有研究领域中利用 AI,”Ritchie 表示。“虽然 GPU 计算目前只在部分领域有需求,但我认为它将被大多数领域采用。”


向共享高性能计算模式转变
#

Betty 标志着宾大从传统的实验室自购、自维服务器模式向共享高性能计算模式的转变。Ritchie 指出,传统模式成本高、效率低。

“大多数实验室的计算机并不是全天候 24/7 运转,很多时间处于闲置状态。”
“像 Betty 这样的计算中心可以让校园科研群体共享资源,实现最优利用,从而在单一实验室难以实现的规模上开展计算。”


为什么要放在校外?
#

将 Betty 部署在 Collegeville 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。该系统需要专门的制冷与供电基础设施,包括 1 兆瓦 的电力。Chaney 表示,在费城城区无法实现这样的扩展。尽管部署在校外,Betty 以及所有未来的 PARCC 系统都可以通过宾大网络完全访问。

“只要你能接入宾大的网络,就能访问 Betty,”Ritchie 确认道。


致敬计算机先驱
#

Betty 的名字源于 Frances “Betty” Holberton —— 她是世界首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的六位原始程序员之一,该计算机于 20 世纪 40 年代在宾大开发。这个命名向宾大在计算机创新历史上的地位致敬。


早期应用与未来展望
#

目前,Betty 处于试运行阶段,已有 10 个研究实验室和 47 名研究人员 在积极使用。早期合作项目包括:

  • Project Eureka —— 由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助理教授 Dinesh Jayaraman 领导。
  • 生物分子方法大型模型 —— 由生物工程与计算机信息科学助理教授 Pranam Chatterjee 开发。
  • NSF AIRFoundry —— 由计算机信息科学系主任、Adani 总统杰出教授 Zack Ives 领导。

Chaney 认为,这只是一个开始:

“Betty 的发布标志着宾大超级计算机发展的光明未来,开启了由该系统带来的新资源与新合作的篇章。”

相关文章

KIOXIA四日市工厂拥抱AI,引领智能制造新时代
KIOXIA 智能制造 AI
博通发布颠覆性3nm以太网芯片 Jericho 4
Broadcom 3nm Jericho 4
AMD即将推出双3D V-Cache Ryzen 9000处理器
AMD 3D V-Cach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