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已知 AMD 正在开发一款新一代图形处理器架构,名为 UDNA,该架构将统一其游戏与数据中心产品线,提供统一的计算路径。近日,该架构的配置细节在一些技术论坛中曝光。根据业内人士的推测,UDNA 可能有三种芯片规格:旗舰版拥有 96 个计算单元和 384 位显存总线,中端版为 64 个计算单元和 256 位显存总线,入门版则为 32 个计算单元和 128 位显存总线。
回顾 AMD 的 GPU 发展历程 #
回顾 AMD 的图形处理器发展,其 RDNA 架构自 2019 年首次亮相以来已经历多个迭代。第一代 RDNA 被用于 Radeon RX 5000 系列,采用更高效的计算单元设计,提高了每瓦性能。第二代 RDNA 2 应用于 RX 6000 系列,支持光线追踪,并引入优化后的 Infinity Cache 技术,提升高分辨率游戏表现。第三代 RDNA 3 的 RX 7000 系列首次采用 Chiplet(小芯片)设计,旗舰型号 RX 7900 XTX 拥有最多 96 个计算单元、24GB GDDR6 显存,并加强 AI 加速能力,支持 4K 游戏及内容创作的高帧率需求。进入第四代 RDNA 4,RX 9000 系列主要聚焦主流中端市场,顶级芯片的计算单元维持在约 64 个,配备 16GB GDDR6 显存,强调光线追踪与 AI 处理优化,目标是在中端价位实现媲美高端的性能。
UDNA:面向未来的统一架构 #
UDNA 的推出意味着 AMD 在统一架构战略上的持续推进。该架构将融合 RDNA 的游戏特性与 CDNA 的数据中心特性,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平台,针对光线追踪与 AI 任务深度优化。
计算单元是 GPU 的核心组成部分,每个单元包含多个算术逻辑单元、纹理映射单元与光栅化引擎,负责图形任务的并行处理。计算单元数量的增加将直接提升 GPU 的并行计算能力,例如在渲染复杂场景或运行机器学习模型时提供更高吞吐量。96 个计算单元的旗舰规格相比 RDNA 4 的顶级产品(64 个)提升了 50%,这将带来更强的多线程处理能力,特别适用于高负载游戏或专业渲染等场景。
显存总线宽度:影响性能的关键要素 #
显存总线宽度是影响 GPU 性能的另一关键因素,它决定了图形内存与处理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;更宽的总线意味着更高的带宽,从而减少性能瓶颈。384 位总线相比 RDNA 4 的 256 位设计可以支持更大的显存容量与更快的数据吞吐速度,有可能采用更高密度的 GDDR7 显存模块,容量有望超过 24GB,这将有助于处理 8K 分辨率内容或大型数据集,无需频繁调用系统内存。
中端 64 计算单元型号维持 256 位总线,与 RX 9070 XT 相似,但通过架构优化与制造工艺改进以提升整体效率。入门级 32 计算单元芯片采用 128 位总线,虽然带宽较低,但结合下一代内存技术,仍能满足入门级需求,例如 1080p 游戏或日常多媒体应用。预计到 2026 年,内存模块密度将进一步提高,有助于缓解低端产品的显存限制。
市场前景与技术演进 #
从市场角度来看,AMD 当前在图形处理器市场的份额约为 8%,而 NVIDIA 占据主导地位,份额高达 92%。这部分源于 NVIDIA 在 AI 与专业市场的强势表现,而 AMD 正通过性价比策略逐步扩大市场份额。UDNA 有望于 2026 年第二季度进入量产。AMD 的统一架构策略将使开发者更容易在多个平台上进行软件优化,从而降低成本、加速生态系统建设。
在技术层面,UDNA 预计将采用更先进的制程节点,以提升能效。计算单元将获得向量处理能力的增强与专用 AI 引擎的加持,支持如 FSR(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)之类的图像增强技术,以在不牺牲画质的前提下提升帧率。在光线追踪方面,新架构将增加专用加速单元的数量,提高实时光照计算的准确性与速度。例如在游戏中,可实现更逼真的反射与阴影;在内容创作中,则支持更快速的光线模拟渲染。
展望 2026 #
展望 2026 年,图形处理器市场将迎来激烈竞争。如果 AMD 的 UDNA 系列如传闻所言进行全线布局,将覆盖从入门到高端的全部需求,为 PC 游戏玩家提供更多选择。NVIDIA 的下一代产品可能聚焦 AI 集成,而 Intel 则强调能效与集成化。整体而言,这一轮新产品将推动游戏画质向更高标准演进,并加速 AI 在消费级硬件中的普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