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过正文

英特尔在 18A 工艺上流片 Arm 架构 SoC

Intel 18A Arm Foundry
目录

英特尔的代工业务正处于关键转折点。公司高层已经公开承认,能否从 14A 继续推进到更先进的工艺节点,取决于能否获得足够的外部客户订单。单靠内部产品的消耗,无法支撑工艺迭代所需的巨大研发与资本投入。若要保持竞争力,英特尔必须赢得大规模合作伙伴。

Intel Foundry 18A

近日,一段已被删除的官方视频引起了行业关注。视频中出现了一款代号 “Deer Creek Falls” 的参考 SoC,采用 Intel 18A 工艺制造,基于 Arm AArch64 架构,而非传统的 x86。该芯片集成了:

  • 两个 PCIe 控制器
  • 四个内存通道
  • 一个异构 CPU 集群:4 个高效能核心、2 个中功耗优化核心、1 个高性能核心

这种 “大–中–小” 的核心组合,类似移动和嵌入式领域常见的 Arm SoC 设计。显然,其目标是向外部客户证明:Intel 工艺完全能够支持 Arm 生态。


意义何在?
#

英特尔并不是要将 Deer Creek Falls 投入商业化,而是将其作为一款 参考平台——一个可运行的样片,用于展示基于 Arm 的复杂设计同样可以在 Intel 18A 上成功流片。

对潜在的代工客户来说,这比单纯的 PDK 或参数文档更有说服力。它直接回应了外界长期以来的疑虑:包括工具链适配、设计规则、以及生态成熟度等问题。

通过展示实际硅片,英特尔希望降低客户顾虑,并展示出更直观的落地路径。

Intel Foundry 18A


18A 与 14A:英特尔的战略重点
#

尽管 Deer Creek Falls 使用的是 18A 工艺,但英特尔 面向外部客户的主攻方向是 14A

  • 18A 主要用于内部 CPU、GPU 及部分现有项目。
  • 14A 则被定位为面向外部客户的核心节点,具备:
    • RibbonFET 全环绕栅极晶体管
    • PowerVia 背面供电技术
    • 规划引入 高数值孔径 EUV 光刻

通过这些创新,英特尔希望在性能、能效和晶体管密度上与台积电、三星抗衡。但维持如此庞大的投入,需要大型客户提前锁定产能。


潜在大客户
#

业界传闻 苹果英伟达 正在评估英特尔 14A 工艺。即便只是试产,也将成为重要里程碑,为外界验证其工艺能力,增强对英特尔代工业务的信心。若能签订量产协议,则将产生深远影响:为先进工艺提供稳定现金流,同时推动测试、封装等配套投资,形成完整商业闭环。

Intel Foundry 18A


大局观
#

英特尔的策略,是 技术验证市场拓展 双管齐下:

  • 18A 参考 SoC(Deer Creek Falls): 展示技术实力与 Arm 兼容性。
  • 14A 工艺主攻方向: 面向外部客户的大规模量产与长期竞争力。

对客户来说,决策标准不仅仅是晶体管性能指标,还包括 工具链成熟度、IP 生态支持、量产良率

对英特尔而言,Deer Creek Falls 的价值不仅在于芯片本身,更在于它所释放的信号:英特尔已准备好成为 Arm 生态的代工伙伴,并愿意用真实硅片来证明这一点。


原文地址: Intel Tapes Out Arm-Based SoC on 18A Process

相关文章

英特尔驱动更新:让 iGPU 可分配更多系统内存,赋能 AI 与创作工作负载
Intel IGPU 显卡驱动 AI
英特尔 Nova Lake 移动端产品线曝光:覆盖 6 到 28 核,涵盖 U、H、HX 三大系列
Intel Nova Lake Nova Lake-U Nova Lake-HX Nova Lake-H
Intel Nova Lake 采用全新处理器家族编号
Intel Nova La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