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过正文

Intel Nova Lake 采用全新处理器家族编号

Intel Nova Lake
目录

Intel 最近向 Linux 内核提交了一项补丁,首次为即将发布的 Nova Lake 处理器引入了新的标识符。这不仅意味着新一代处理器的到来,也标志着延续二十多年的 Family 6 编号体系的结束。从早期的 Core 2 系列到目前的 Arrow Lake,Intel 处理器始终使用 Family 6。Nova Lake 的出现,将处理器家族编号提升至 Family 18,开启了新的架构篇章。

Intel Nova Lake

什么是处理器家族编号?
#

处理器家族编号是 Intel 用于区分不同 CPU 世代的内部机制。它起源于早期的 x86 架构,帮助操作系统和软件识别处理器特性,从而实现性能优化和功能兼容。在 Linux 中,这些编号决定了驱动的行为,如电源管理、图形处理和网络通信等。

Family 6 最早出现在 2006 年的 Core 微架构,用以取代低效的 NetBurst 架构(Family 15,典型产品为 Pentium 4)。Core 2 Duo 是 Family 6 的初代产品,采用 65nm 工艺,配备双核,支持 64 位计算,主频最高接近 3GHz,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良好平衡。

Family 6 的演进
#

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,Family 6 覆盖了众多架构更新:

  • Sandy Bridge(2011):32nm 工艺,首次集成图形核心,支持 AVX 指令。
  • Ivy Bridge:缩小至 22nm,提高能效。
  • Haswell 与 Broadwell:面向移动设备优化,Broadwell 是首个 14nm 产品。
  • Skylake(2015):引入环形总线、支持 DDR4、图形性能大幅提升。
  • Kaby Lake → Coffee Lake → Comet Lake → Rocket Lake:核心数量不断增加,超线程技术逐渐普及。

混合架构时代从 Alder Lake(2021) 开始,首次引入大核(P-core)+ 小核(E-core)设计,兼顾高性能和低功耗,同时支持 DDR5 和 PCIe 5.0。Raptor Lake 将核心数提升至 24(8P+16E),主频超过 5GHz。当前的 Arrow Lake 则进一步优化线程调度,在游戏与创作领域表现出色——但这些都仍归属于 Family 6。

不过,随着架构日益复杂,内核维护压力上升,Intel 终于决定启用新的家族编号。

Intel Nova Lake

Nova Lake:迈入 Family 18
#

Nova Lake 的 Linux 补丁中定义了两个处理器标识:

  • Nova Lake 主线版本:Family 18,Model 1
  • Nova Lake L 低功耗版本:Family 18,Model 3

这些编号为后续驱动支持打下基础,涵盖桌面和高性能移动平台。目前补丁内容较为基础,仅添加处理器 ID,但预计未来会扩展到图形、电源管理和网络模块。Nova Lake 预计将在 2026 年发布,Intel 团队有大约一年的时间完成支持。

在服务器端,Intel 也同步进行家族迁移。Diamond Rapids(Granite Rapids 的继任者)将采用 Family 19,其特性包括:

  • 高达 192 个 Performance 核心
  • 500W TDP
  • 支持单路、双路或四路多插槽配置

理论上,单个机架可容纳多达 768 个核心,总功耗控制在 2000W 内,体现 Intel 在高密度、能效比上的布局。

Nova Lake 架构与规格
#

虽然 Nova Lake 的细节仍在逐步披露,但已知将涵盖:

  • Nova Lake S:桌面版
  • Nova Lake HX:高性能移动版
  • Nova Lake AX:可能是特定市场版本

预计核心配置最高可达 52 个核心(12P + 40E),性能表现如下:

  • 单线程性能提升约 10%
  • 多线程性能提升约 60%

制程方面可能采用混合工艺:

  • TSMC N2(2nm 级):提升晶体管密度和能效
  • Intel 18A:强化电源门控,降低漏电

集成图形能力
#

Nova Lake 将集成基于 Xe4(Druid) 架构的 iGPU,源自 Battlemage 系列:

  • 超过 384 个执行单元
  • 更强的 光线追踪AI 加速能力
  • 适合游戏与多媒体处理场景

内存方面:

  • 支持 DDR5-6400 或更高速度
  • 接口宽度最高 256 位
  • 有助于内容创作和科研应用中的带宽需求

Intel 编号体系的回顾
#

回顾历史,处理器家族编号的更替虽少见,但并非首次。例如:

  • Family 4:4004(1971,首款商用微处理器)
  • Family 5:Pentium 系列(1993 起),引入超标量与 MMX 指令
  • Family 6:自 Core 时代起,延续至今

长期坚持使用 Family 6 是 Intel 保持软件生态兼容性的策略。但随着硬件复杂性提升,启用新编号有助于简化内核代码、拥抱未来创新。

市场竞争加剧
#

Nova Lake 面临激烈竞争:

  • AMD 的 Zen 架构 在核心数量与效率上领先
  • Intel 希望凭 Nova Lake 扭转高端桌面市场份额
  • 到 2028 年,Coral Rapids 可能为服务器引入 SMT,再次增强并行能力
  • Intel 也在服务器中强化 Xe GPU 的角色,助力 AI 推理与训练

目前,Intel 拥有约 55% 的服务器市场份额,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成熟的生态与软件兼容性。Nova Lake 补丁是延续这一优势的关键一环。

架构与内核之间的桥梁
#

在 Linux 中,arch/x86 头文件定义 CPU 家族编号,影响:

  • 电源驱动调整电压曲线
  • 图形模块选择适配路径
  • 编译器启用架构特性进行优化

Family 6 积累了数千行优化代码,迁移到 Family 18 将需要系统性整理,同时导入更先进的线程调度和模块设计。

Nova Lake L:专为移动平台打造
#

Nova Lake L 面向轻薄笔电等移动设备,TDP 有望控制在 45W 以内。相比当前的 Lunar Lake(15W),它在核心数量上具备明显优势,可胜任视频编辑等复杂任务,兼顾性能与续航。

总结:一场跨世代的跃迁
#

Nova Lake 是 Intel 处理器的一次代际更新:

  • 宣告 Family 6 时代的落幕
  • 构建面向桌面、移动、服务器的新架构
  • 提升核心数量、制程技术与图形能力

新的家族编号不仅简化软件维护,还为未来的产品扩展奠定基础。随着开发者社区逐步适配,Nova Lake 的全面支持也将逐步完善。从游戏体验到数据分析,用户将在这场硬件革新中切身感受到变化。

相关文章

英特尔或将退出先进制程代工业务
Intel Intel Foundry Services 14A
英特尔公布最新处理器路线图
Intel 处理器路线图
英特尔与台积电同意成立芯片制造合资企业
Intel TSMC